第930节(1 / 2)
&esp;&esp;如果非要说的话,他觉得大企业已经不能形容,应该叫“巨企”,有着庞大完善的运行机制、自成体系的独特技术、强大的实力和背景、钱只是一个计算工具,而不是“复瑞集团”存在的意义。
&esp;&esp;具体是什么意义,他也不知道
&esp;&esp;未来自己会变成怎样?未来琉球又会变成怎样
&esp;&esp;去中国留学的蔡昆子同学,是否已经抵达了繁华的都市?时长两年半的留学生活又是否会顺利呢?
&esp;&esp;金朝一忍不住想到了,那纤细的肩膀,苗条的背影,和经常歪到一边的肩带。
&esp;&esp;思绪不知不觉的飘远,金朝一忍不住从怀里摸出一个吊坠。
&esp;&esp;看似金包银,实则铜包钢,但显然经常被摩挲,已经磨去了一些花纹。
&esp;&esp;深吸一口气,金朝一感觉从吊坠获得了力量
&esp;&esp;温柔的打开吊坠,里面是一张照片。
&esp;&esp;“周萨玛竖大拇指”半寸照。
&esp;&esp;这是琉球的热销商品,包括吊坠版、海报版、相框版
&esp;&esp;许多琉球人的精神能量源泉
&esp;&esp;发呆之际,无人厂车已经抵达了所谓823号区域,却是在某处建筑的背面。
&esp;&esp;刚才因为捏着吊坠走神了,此时金朝一已经完全迷失了方向感,不知身在哪里。
&esp;&esp;又一架“工指无人机”飞来,发出声音:“金朝一,请随我来。”
&esp;&esp;金朝一跟着工指无人机,沿着建筑外墙上的钢制楼梯往上爬,发出了“哐哐”的声响。
&esp;&esp;从楼梯的老旧程度就能看出,这是之前美军时代就有的东西,甚至扶手上还有隐约的血迹不知道曾经发生了什么。
&esp;&esp;一连爬了六层楼,终于到了顶,这里居然是一处视野极佳的天台,正对着港口卸货区。
&esp;&esp;已经有了一个工作人员在此,听到动静回头说道:“金朝一?”
&esp;&esp;金朝一赶紧立正:“你好前辈!我是!”
&esp;&esp;那人头上似乎有伤口,摇摇头道:“不要叫前辈,我们只是同事关系,这里是一个观察点位,我刚才上楼的时候一脚踩空,受了点伤。”
&esp;&esp;金朝一:好家伙!所以扶手上是你的血么!!
&esp;&esp;从对方字正腔圆的口音可以听出,这是位中国总公司派来的大佬,基地里绝对是“高人一等”的存在。
&esp;&esp;“所有正式员工都有事情要忙,嘉手基地人手还是不够,我就让小嘉同学调个实习工来,不要担心,很简单的内容我会在一旁指导你。”
&esp;&esp;金朝一一脸紧张的走上前,这里放了一些观测设备,地上还有望远镜和几面旗子。
&esp;&esp;“没时间解释了,运输船就快到了”
&esp;&esp;金朝一举起望远镜。
&esp;&esp;数百米外,太一天工的智能转运系统,向世人揭开了一角。
&esp;&esp;一辆火车,从港口的一侧开了过来,火车头本身看上去没那么先进,最多是比较新,但背后的“托板”看上很是厉害,每个托板上都有着三对金属构件,像是爪子,目前是打开的状态。
&esp;&esp;一长串的,远远看如同被翻过来的蜈蚣,亦或者蛇的骨骼。
&esp;&esp;火车抵达了预定位置,货轮也已经稳妥停靠,吊装系统开始运行,三个抓盘沿着h型的导轨移动,从货船上缓缓吊起一个个桶状的巨大“货物”。看上去就像是卡车后面的油罐,只是要大的多。
&esp;&esp;这其实是“火箭部件”的特殊运输装置,里面是太一天工的最新型号“敬天二号”。
&esp;&esp;更粗、更长、载荷更多。
&esp;&esp;金朝一帮忙的工作,其实就是站在特殊的角度,利用肉眼和一些观测仪器,确保这种大型物件转运的过程中,角度、距离、速度都在一个合理范围内。
&esp;&esp;大型物件运输中,往往因为参考系失衡,视线遮蔽等原因,造成一些问题无法被立刻发现,因此需要各个方向,都有观测点位,同时也需要对风速变化及时反应,有问题要摇旗子。
&esp;&esp;这个“观测工作”嘉手基地的智能物流系统也在做,但人类的观测并没有彻底抛弃,两个系统同时工作。
&esp;&esp;港口上类似的观测点还很多,近的几十米,远的上百米,金朝一帮忙的地方就是一个远点,也确实如那个正式员工所说,并不难。
&esp;&esp;“桶状货物”被吊机稳稳的放在了火车后方,那些金属构件一个个闭合,确保货物不会晃动。
&esp;&esp;三个抓盘同时工作,足足八个桶状部件快速装车,火车从另一方向绕了一下,然后朝着嘉手基地深处而去,数十架无人机伴飞,形成移动的网,时刻观察状况。
&esp;&esp;与此同时,万户地基,智能指挥中心。
&esp;&esp;虽然距离发射还早,但这里已经人流攒动,人数甚至超越以往。
&esp;&esp;周瑞大步流星,路过的时候朝内张望了一眼。
&esp;&esp;如果观察力足够高,就会发现这里不少人行止之间,有着一些军旅痕迹。
&esp;&esp;这些多出来的人,都是军方的技术人员,他们已经在万户基地学习了几个月,从“刑天”和“凌霄”立项的时候,就陆续进驻了。
&esp;&esp;职能上以培训、学习、掌握为主,承担着和一般工作人员类似的工作。
&esp;&esp;无论“刑天”还是“凌霄”,未来的控制权都会交由军方处理的,万户基地会保留相关能力和技术,但终究未来会“由主变副”,军方需要有自己的空天指挥能力。
&esp;&esp;而属于军方自己的指挥中心,已经在航天局和太一天工的辅助下,于京北接近完成了。
&esp;&esp;这对于军方是一个全新的领域,也是比较陌生的领域,所以他们现在还离不开航天局、太一天工的支撑,目前正在过渡阶段。
&esp;&esp;周瑞原本只是闪现一下,结果被人看到,立刻有人走了过来汇报工作。
&esp;&esp;“周总,嘉手基地转运进度已达60,预计明天凌晨完成。”
&esp;&esp;由于高度的智能化,理论上嘉手基地可以24小时运转,人员只起辅助作用,也不累。
&esp;&esp;周瑞接过报告后看了一眼,说道:“将进度同步到系统内,三方‘信息通、指令通、操作通’。”
&esp;&esp;三方指的是“万户基地”、“嘉手基地”、和提供深空网络、通信基座、大范围观测的航天局。
&esp;&esp;“车乾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