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0节(1 / 2)
&esp;&esp;去往食堂的路上,周瑞想了想,掏出手机,发了一条推文。
&esp;&esp;既然组织想要“多多曝光”,自己就在后面推一把吧。
&esp;&esp;“周瑞(开明智能ceo)”
&esp;&esp;“今晚北京时间晚八点,‘太一天工’稍稍参与的嫦娥三号探月计划火箭,将会发射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,海外盟友可以关注泱妈国际频道。”
&esp;&esp;“注:这不是我那根半价火箭,这是高级货。”
&esp;&esp;发了推文,周瑞就没再关注了,开着小车,哼着小曲,朝食堂而去。
&esp;&esp;不知道今天食堂有没有坨坨肉……
&esp;&esp;坨~坨肉!一口一个的坨~坨肉!
&esp;&esp;再整瓶冰可乐,爽歪歪。
&esp;&esp;第753章 被点亮的夜空!
&esp;&esp;下午一点,火箭开始注入燃料,数百吨的危险燃料,将会耗费总计七个小时,从下到上,注入各级子箭中。
&esp;&esp;整个西昌火箭发射基地,也开始正式进入了最后的备战状态。
&esp;&esp;为了腾出时间,食堂晚饭都比平时早了一个多小时。
&esp;&esp;周瑞中午没吃到的坨坨肉,终究是在晚餐吃到了。
&esp;&esp;五点过后,基地核心区域内,所有和发射无关的人都全部撤离,所有门窗紧闭,所有无关设备断电。
&esp;&esp;整个西昌基地,只剩下“发射塔”和“指挥大楼”,在正常运作。
&esp;&esp;而几公里外,专门负责容纳“参观者”的观景台,也已经人满为患。
&esp;&esp;长枪短炮,无数拍摄设备,有市民自己的,也有媒体的。
&esp;&esp;七点钟,发射前一小时,也是泱妈新闻联播播出的时段,航天局及嫦娥三号项目组诸人,在指挥大楼的一间报告室中,进行最后的发布会报告。
&esp;&esp;泱妈将会全程拍摄,以延迟直播的方式,直接插入今日的新闻联播中。
&esp;&esp;台上坐了一整排人,都是嫦娥三项目和基地的头头脑脑。
&esp;&esp;总工孙泽自然在最中央,和孙局长并列,周瑞受邀也在台上,但他的位置在中间靠右,按座次,甚至还在张先鹏后面,这是他主动要求的。
&esp;&esp;自己对于“嫦娥三号”来说,只是配角,这个项目是包括孙泽在内全体人员数年的成果,就没必要抢戏抢功了。
&esp;&esp;孙局长开篇致词,孙泽总工汇报进度,主要人物中只有“单春元”不在,他要坚守在发射塔至最后一刻。
&esp;&esp;不过周瑞不想抢戏,依旧有记者对他问出了问题。
&esp;&esp;“周瑞先生,请问在这次嫦娥三号探月项目中,您是怎么机缘巧合加入的,又参与了哪些工作?”
&esp;&esp;周瑞拉过小蜜蜂,平静道:
&esp;&esp;“我的参与度有限,是玉兔月球探测车组的外聘专家,玉兔号上搭载了开明智能的最新技术产品,很荣幸,能够为中国航天和探月计划提供一些帮助……”
&esp;&esp;坐在中间的孙局长嘴角微微翘起。
&esp;&esp;是是是,参与的是有限。
&esp;&esp;半根火箭都是你装的……
&esp;&esp;周瑞只回答了一个问题,这场总时长十分钟左右的“超快报告会”就结束了。
&esp;&esp;所有人立刻起身,出门右拐就进入了隔壁的“指挥中心”。
&esp;&esp;就是这么近,这“报告室”就这么设计的,一会儿发射成功,他们还会回来。
&esp;&esp;所谓指挥中心,和电视里看到的差不多,巨大的房间内,一排排全是一体化的电脑设备,正面一个大屏幕。
&esp;&esp;几十个工位的电脑,是时时监测火箭的所有数据用的,专人、专项、专盯。
&esp;&esp;此时这里已经坐满了人,每台电脑上都有眼花缭乱的数据和复杂的界面。
&esp;&esp;除了西昌基地以外,一枚突破大气层,去往月球的火箭,也需要更多的地面观测站,甚至海面观测船,来配合观测。
&esp;&esp;此时此刻,从九泉,到太元,从贵省,到津市。
&esp;&esp;无数人,都在等待那一飞冲天的时刻。
&esp;&esp;大屏幕上,主角“长三乙”,此时还在发射塔内安静的伫立着。
&esp;&esp;谁又能想到,它会在半小时后,突破24马赫。
&esp;&esp;孙局长看着画面,吐出一口浊气,每次航天发射,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检验。
&esp;&esp;检验无数人,无数努力的最终成果。
&esp;&esp;虽然他在这个位置上,见识了太多火箭发射,但这次不一样。
&esp;&esp;以“嫦娥三号”的重要程度,要是失败了……
&esp;&esp;他这个局长,差不多也该换位置了……
&esp;&esp;孙局长转头看向周瑞,说道:“周总,您坐我旁边吧。”
&esp;&esp;周瑞点点头,并没有拒绝
&esp;&esp;主要是局长旁边的位置好,比其他地方稍高两个台阶,可以统观全局。
&esp;&esp;指挥室中,因为有大量电子设备,所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“臭氧”味道,不过此时已经不重要了。
&esp;&esp;七点半,“长三乙”进入离塔程序。
&esp;&esp;大楼般的“发射塔”,竖着从中间打开。
&esp;&esp;一道道钢铁门扉朝两边展开,像是钢铁之翼一般,直通云霄。
&esp;&esp;“裂缝”中央,露出了其中洁白的“长三乙”。
&esp;&esp;此时的长三乙,浑身上下只有一根“脐带”一般的管道桥,连接在三级火箭上,为其注入最后的燃料,这一过程,会持续到发射前五分钟。
&esp;&esp;同时,连接桥也能起到稳固火箭的作用。
&esp;&esp;“火箭转移,倒计时……5、4、3……”
&esp;&esp;随着指令长的一声令下。
&esp;&esp;底部两层楼高的“移动平台”,齿轮稳定而缓慢的转动,以03米每秒的速度,朝外挪移。
&esp;&esp;这枚庞然大物,终于出现在了无数镜头,无数参观者的眼前。
&esp;&esp;“卧槽!好大!”
&esp;&esp;“快看!大楼裂开了!”
&esp;&esp;“太帅了!原来红警里的超级武器,是有参照的呀!”
&esp;&esp;“周教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