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9(1 / 2)
而万达走了另一条路。
王权不可能把类似《鬼吹灯》的盗墓小说的版权都买下来,有些电影公司就买了一些稍逊一些的网络小说,结果在电影局那里都没法过审,有的虽然开机了,但前景也并不明朗。
还是万达聪明,他们花天价买下了天下霸唱另一个系列小说《谜踪之国》。
万达也看中了乌耳善,想要让他来执导这个项目。
乌耳善在王道虽然没有被重用,但在其他公司眼中他还是香饽饽,所以他把两家公司的人约来,想看看他们都能拿出什么样的条件。
最终还是万达财大气粗,打动了乌耳善,很快万达就放出消息,天下霸唱新作《谜踪之国》项目即将启动,导演乌耳善!
乐视没有搞定乌耳善,于是力邀香江导演李仁港,也宣布了南派三叔新作《藏海花》即将启动的消息。
看到这两条消息,王权很欣慰,现在《鬼吹灯》ip已经成熟了,对于同类产品的竞争已经有了足够的抵抗力,无论他们是拍好了,还是拍砸了。
等鬼吹灯2下画之后,今年内地年度票房前三就都是王道的了,一家独大并不是好现象,王道需要也一些对手,也需要给其他公司一些希望。
因为《鬼吹灯3》给了陈政道,所以《重返二十岁》这部电影就跟他没什么关系了。
这也是中日韩一本三吃的项目,女主角定的倪昵和潘红,两人是有一些像的。
原版导演陈政道没空了,王权让陈楚灵从公司的签约导演里随便拎了一个出来。
“韩延,嗯,那就他吧。”
8月6日,《京城爱情故事》和《小时代2》同日上映。
虽然《小时代》前作票房很高,但《京城爱情故事》演员阵容也不差。
除了刘浩然、欧阳那那两个新人外,有陈思程和丫丫这两个剧版的老人,还有梁佳辉、刘佳玲,张驿、余南,斯琴高哇、王庆祥这几对cp。
首日票房两部电影打了个不相上下,都是3800万出头,小时代2略高。
第二天《京城爱情故事》靠着口碑领先了200多万。
其实《北爱》的口碑也不算多强,本身电视剧版就有很多槽点,而电影版大部分观众也没看明白陈思程爱情轮回的小心思,很多人都认为就是很普通的拼盘电影。
但好在有更烂的《小时代2》作为参照物,于是观众们对《北爱》都大度起来,觉得还行。
到了第三天是七夕节,也是营销的传统情人节,当天大盘暴涨,而《北爱》甩开了《小时代2》2000多万票房。
两部电影彻底拉开了车距。
《北爱》票房很快突破两亿,三亿已在射程之内,四亿也不是不可能。
考虑到这部电影的成本,杨蜜乐开了花,电视剧版她就狠狠赚了一把,电影版又是几千万的盈利,陈思程还真是自己的福星。
又给投资方赚了钱,现在陈思程更加膨胀,并试着再次对丫丫发起攻势。
而就在这时,万达影业的掌门人叶柠联系到了他。
“陈导,要不要见一面啊,找你聊点正事。”
……
距离王权离开的时间越来越近,他要把公司的事情都处理好,把明年上映的片子都理顺一下。
王道本部还是很有活力的,不过嘉禾的情况不太清楚,于是打电话联系了一下施南声,询问14年嘉禾能拿出什么牌。
“《寒战2》的剧本还没写好,公司投资了一部电影,不过内地肯定没法上的。”
“什么电影啊?3级吗?”
“估计会是三级,一部叫《僵尸》的僵尸片,还是新人导演作品。”
王权在影视库里大略扫了一眼,嗯,这个确实没办法,僵尸片就别指望内地市场了,去东南亚和日韩发行吧。
不过僵尸不行,不知道在香江拍丧尸题材有没有搞头?
王权想到了这个问题,并且打算抽时间跟徐客等老朋友讨论一下,《僵尸世界大战》的世界观不用白不用。
正想着,老王找上门来,还带来了他的义子大棚。
“哦,大棚啊,什么事啊?”
老王道:“大棚准备了一个剧本,有点拿不准,你能不能给他看看啊。”
王权接了过来,上面写着“煎饼侠”三个字~
……
恋情曝光,铁证如山
戴着眼镜其貌不扬的大棚态度恭顺而忐忑,他很感激昆爷对自己的照顾。
本来他只是想请昆爷帮自己看看有没有拍摄的价值,结果老爷子非拉着自己找专业人士问问。
然后就到了王权的办公室这里。
大棚跟王前昆虽然很熟了,但是跟王权见过的次数并不多,每次见到这位导演行业的天花板,他都有点紧张,比见自己师父赵本衫都紧张。
王权其实早就看过《煎饼侠》了,毕竟是在15年拿到10亿+票房的作品,想必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。
然而看完之后,王权笑是笑了,却忍不住鄙视自己,呸,俗气,有啥好笑的。
当然,也就只是这样了,还不至于因此受到伤害,真正能伤到他的得是《富春山居图》那种豆瓣三四分级别的。
不过当联系到《煎饼侠》超过11亿的票房,年度第八的成绩后,大概就可以理解那些评论了。
一开始王权是很不理解为什么《煎饼侠》在影视库里的评价那么差,仿佛导演大棚要因此背负十年罪过,拍好几部高分电影才能还清,但豆瓣依然能有58分的高分,猫眼也有85分。
说58是高分,王权不是讽刺,这个时期华语片在豆瓣本来就受到歧视,打分普遍偏低,在不受干扰因素影响的前提下,能达到六分的就算是不错的,比如《西虹市首富》也就六分多而已。
而评论界对喜剧的要求更苛刻,喜剧电影低于六分,高于五分的大有人在,却没有一个像大棚遭到如此多的恶评。
后来王权通过《富二代》票房越高,评分越低的现象明白了。
当观众觉得你的高票房德不配位的时候,打分就会更严格一些,如果《富二代》票房只有几亿,肯定能得到不少同情分。
《煎饼侠》的第一罪就是票房太高了,他是当时徐铮之后第二个处女作就破十亿的导演,很多观众奔着高票房肯定高质量的期待去看电影,结果不能满意。
第二个原因就是期待值拉的太高了。
大棚是在《屌丝男士》最火热的时候推出了《煎饼侠》,那时候《屌丝男士》是互联网第一代爆款电子榨菜,无数青年男女靠这个系列下饭的。
而且电影剧情也和《屌丝男士》深度绑定,他演的就是自己,观众们抱着电影版《屌丝男士》的期待走进电影院,结果发现是一出闹剧,所以自然会认为受到了伤害。
当然,这也和电影营销的太好有关,但这不是毛病,酒深也怕巷子深,电影想要高票房,营销必须跟上,这点无可厚非。
只是当电影不够好的时候,必然要承受一些反噬,这也是应得的。
第三,大棚的根底还是太薄了,虽然看他短剧的人很多很多,但他是没什么粉丝的,所以当这反噬到来的时候,他无力抵挡。
这点那些巨星就不一样了,刘得华的《富春山居图》比《煎饼侠》烂的多,甚至2010年之后他还演了大量四五分的电影,但底子厚,粉丝实力强,可以有效遏制恶评发酵,所以他撑得住。